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 品牌资讯 >> 
西方坦克比东方更强?豹2在乌克兰被打回原形,苏军铁流才是王者

时间:2023-08-11 06:04:44    来源 : 最后的苏霍伊

乌军所谓的“春季大反攻”,成为德国豹2的“伤心岭”,长期在坦克排行榜上霸榜的王者,竟然如此不堪一击,真是让人大跌眼镜,外界怀疑即便M1、挑战者2和勒克莱尔下场,结局也不会比豹2好多少,甚至西方整个坦克发展路线都是错的,少而精的思路,根本不适合大规模战争残酷的消耗。

不过,从坦克技术路线来看,西方坦克也不能算完全错误。客观地说,冷战时期特别是冷战初期,西德作为两大阵营的最前线,又刚在二战中被苏军十万辆钢铁洪流碾压和洗礼过,对苏军装甲部队的恐惧是最直接的,而其自身兵力哪怕加上驻德美军,也没信心阻挡苏军的钢铁洪流。在这种情况下西德诞生了薄皮的豹1和美洲豹,它们的宗旨不是对抗,而是迟滞苏军前进的步伐,说白了就是炮灰。

有西方收藏家要给乌军提供50辆豹1,真是让人去送死啊


【资料图】

到上世纪70年代,德美联合研制MBT70不成闹分家后,诞生了豹2和M1坦克。豹2当年最值得傲娇的,就是莱茵金属120滑膛坦克炮,它成为除英法之外西方阵营的标准装备,名头盖过L7。其次是MTU的柴油机和号称最好的扭杆悬挂,防护反而是早期豹2的弱项,西德复合装甲一直不行,最后还是求助英国乔巴姆才得以弥补。

豹2的装甲一直不太行

由此可见西德甚至整个西欧,都对华约及苏联的装甲集群是近乎绝望状态的,既然数量拼不过就只能走精兵路线了,这是无奈的选择,正如二战中德军所做的几乎是完全一样的路线。二战初德军拥有二号、III号、IV号三种坦克,古德里安都认为III号和IV号的搭配足矣,结果就是横扫整个欧洲都没问题的组合,到了东线很快就顶不住了。短短不到5年,III号迅速被淘汰,IV号搭载75长身管的各种型号成为绝对的军骡,但仍然无法挽回战局,黑豹、虎、虎王甚至鼠,就成了德军的救命稻草。说到虎式坦克,无论东西方阵营都离不开它的阴影,几乎成了德军强大的代名词,不过事实证明,在绝对数量面前,特别是不存在代差的绝对数量优势下,任何质量优势都是徒劳的。

四号坦克原先只是配角

再看苏联和俄罗斯的坦克发展,苏联并不是如被抹黑仅靠数量不顾品质的存在。二战前苏联引进了克里斯蒂悬挂,迅速发展出了BT5/7快速坦克,在诺门坎战役中好好教训了一把日本。中重型坦克苏联走过一段弯路,搞出来T26/28这类多炮塔怪物,不过最后衍生出来经典的KV1/2,B2柴油机更是苏联最先应用在坦克上的,因此成就了著名的T34。

单从坦克技术上来看,二战初期1940年时苏军的KV1/2、T34/76、BT5/7的组合,要比德军II、III、IV更好,到二战结束后苏联的IS3已经震惊了整个西方,主战坦克的概念也是苏军最先得以实现的。T54/55和T62的出现,都是引领时代的产物,不仅让重型坦克消亡,还将坦克炮代入了高膛压滑膛炮时代。T64/72则是主导了复合装甲和自动装弹机的潮流,由此可见,苏联在大多数时间是一直作为坦克技术的顶流引领者而存在的,苏联坦克在当时不仅技术先进,而且数量庞大,这才是真实的历史。

T64确实是王者

正因为如此,欧洲西德的坦克基于120坦克炮精度优势的基础上,大力发展观瞄系统,寄希望于在尽量远的交战距离上狙击苏联的装甲洪流,这再次与二战德军88炮的路数如出一辙。苏联也确实在光电系统上不如西方,才会让很多人误认为西方坦克要比苏联的先进很多,但乌克兰一战,潮水终于退去,才知道谁在裸泳。

标签:

热门推荐